課程內容
視覺:提詞的原則與實作技巧
語詞與視覺之間怎樣轉換?AI看見的以及它所描繪的 (以下文字內容已經培訓於DSE-AI002智慧提詞助理)
0/5
敘事-三階影片生成工具
0/1
會員專區
0/1
DSE-AI專屬工具使用手冊

一、內容描述基本原則

1. 角色描述(Character)

核心要素:
物理特徵:性別、年齡、髮型、體型
服飾細節:服裝款式/材質/色彩(如「亞麻材質藏青色西裝」)
文化標識:明確民族/時代特徵(如「苗族銀飾」、「1920年代flapper風格」)

通用技巧:
用「杏仁眼/高顴骨」替代模糊的「漂亮」
對抗刻板印象:主動添加「南亞膚色/圓臉」等細節

2. 場景構建(Location)

環境要素:

空間結構:室內/室外、建築類型、空間尺度
自然特徵:植被種類、地質形態、水體類型
時間光線:黃金時刻/午夜、直射光/漫射光

進階技巧:
材質聯動:「青苔覆蓋的花崗岩台階」優於單純「石頭台階」
光影敘事:「透過百葉窗的條紋陰影」增強場景氛圍

3. 動態表達(Actions)

動詞精確化:

基礎描述 優化版本
「走路」 「跛行著穿過人群」
「拿東西」 「用指尖捏起古董懷錶」

4. 氛圍營造(Atmosphere)

情感座標法:

X軸:收–放 | 壓抑(陰鬱)–愉悅(快樂)
Y軸:動–靜 | 活躍(緊張)-平靜(鬆弛)
示例:「咖啡館場景」可定位為(愉悅,平靜)象限
5. 鏡頭語言(Camera)

電影化參數:舉例
景深:f/1.4淺景深特寫
運動:Dolly zoom變焦推進
角度:荷蘭式傾斜構圖

:eyes:注意:所有AI工具都存在「描述衰減」現象,建議保留20%描述空間作為測試進化調整

0% 完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