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內容
參照文件:視覺提詞的原則與實作技巧
語詞與視覺之間怎樣轉換?AI看見的以及它所描繪的 (以下文字內容已經培訓於DSE-AI002智慧提詞助理)
0/5
社會與文化模擬最強的視覺生圖(1點)
DSMS-I的模型適應性最強的視覺模型。支持非常複雜的提詞,以及文化與社會性演出的畫面
0/2
多重混搭最強提詞生圖工具(1點)
兩種視覺化模型:DSLS-F 模擬圖像,以及 DSMS-I精緻生成圖像。各自消耗一點。前者適合混搭,修調,參照。後者適合提詞生圖與參照生圖。DSLS-P則是精準模擬版本,消耗點為四點。
0/5
提詞生成影片工具
影片模型分為三種。DSLS-RF基本影片(消耗1點), 可以非常真實地滿足大多數影片模擬生成的任務。而DSMS-H精緻影片(消耗2點),可以細緻表現人文,社會,藝術的情感。DSLS-R精確模擬影片(消耗3點)則是非常科學的模擬物理與生態世界的動態現象。
0/9
深度模擬的提詞生圖工具(4點)
DSLS-P的系列,強調比DSLS-F更精確的真實世界模擬
0/4
外部編輯工具
傳統的圖像編輯,特效,影片拆解裁切,影片編輯
0/3
影片編輯工具
臉部導演 場景導演 影片去背 反向 換臉 影片內畫 外擴 場景幻化 樣板動作 雙主角設定
0/4
DSE-AI專屬工具使用手冊

1. 中文與 AI 理解之語法差異

語法元素 人類自然語言 AI 最佳化提示詞寫法 原因說明
主詞 常省略(由語境推理) 必須明確 AI 缺乏上下文推理能力
謂語 可含糊(如「處理一下」) 需使用具體動詞 避免動作不清,造成理解錯誤
受詞 可抽象(如「那個東西」) 應使用具象名詞 提高特徵識別精度與圖像生成準確性

2. 實際應用對照

:cross_mark: 鬆散中文表達
「畫面裡有個男的,穿得不錯,在公園曬太陽」

問題分析:

  • 主詞模糊(是哪個男的?)

  • 謂語含糊(「穿得不錯」無法具象化)

  • 受詞缺失(什麼公園?場景不明)

:white_check_mark: AI 友善語法結構
「[中年亞裔男性] [穿著] [米色亞麻西裝] [坐在] [櫻花樹下的長椅上]。
[陽光] [透過] [樹葉縫隙] [投射] [斑駁光影]。」


3. 複雜情境描述建議

當描述包含多個元素或動作關係,建議使用分句編號法

  1. 主句:穿紅色連身裙的女性

  2. 子句 A:左手握著一只復古皮箱

  3. 子句 B:背景為 1920 年代的火車站

這種方式可協助 AI 逐步理解場景關係與視覺層次。


4. 跨語言提示注意事項

中文轉英文提示詞建議:

  • 補全代詞與角色身份

    • 如「她」應補全為「the female character」或「the young woman」

屬性修飾語順序建議:

  • 中文習慣描述順序:大小 → 顏色 → 材質 → 名詞

    • 例如:「大型棕色皮質沙發」


5. 2025 年模型演進補充提示

:pushpin: 最新技術特性:

  • LMA :已支援中文語序彈性,可接受部分非標準順序描述。

  • MMX:對古典文風(如文言文、古詩詞)提示詞有特殊優化效果。


語法結構檢查清單(提示詞提交前請確認):

  • 每個分句是否有清楚主詞?

  • 動詞是否能對應為具體視覺畫面?

  • 名詞前是否有足夠修飾語(建議 2~3 個)?

  • 是否避免「的」字過度連用(建議不超過 3 個連續)?

0% 完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