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關於課程
將自己產品化(Productize Yourself) : Naval
找出你最擅長的事情,並盡可能地利用它
納瓦爾說: 產品化(Productize),有著專業知識和優勢;你自身(Youself),有著獨特性和責任感。 而你當然也擁有專業知識。所以你可以將這兩個部份組合為「將自己商品化」。
如果你著眼於長遠,你應該問自己:「這對我來說是真實的嗎?我投射的是我自己嗎?」 然後,「我把它產品化了嗎?我在擴大規模嗎?我在用勞動力、資本、軟體或媒體來擴大規模嗎?」
課程內容
職場與創業生涯最關鍵的能力:自我產品化!
不論職場創新,生涯斜槓,或是創業發展,核心能力都是「產品化」!
但創新獨特的產品,要從創新思維與獨特價值中誕生,而擴大銷售的產品,需要在市場測試與循環修正中量產!
DSE-AI運用AI放大你的知識,構想,市調,行銷能力
讓構想視覺化,簡報故事化,溝通頻道化,策略知識化
從社會環境中找出獨特創新價值
從價值與客戶的循環琢磨,完成產品設計
主題1:創業點子的三大思考工具
主題1:創業點子的三大思考工具
1. 問題導向:從社會需求出發,提出解決方案
核心概念:
創業的起點往往是發現一個未被滿足的需求或問題,並提出具體解決方案。
透過解決「自己的問題」延伸至解決「他人的問題」,形成商業模式。
案例:
Airbnb:創辦人因付不起房租,將家中氣墊床出租給旅客,最終發展成全球住宿平臺。
智能搖籃:一對夫妻因嬰兒夜啼問題,開發可遠端控制的智慧搖籃,解決父母睡眠困擾。
萬秀洗衣店:孫子利用客人未取回的衣物為阿公阿嬤穿搭拍照,意外爆紅並轉型為二手衣交換平臺。
工具應用:
列出周遭觀察到的問題,思考「誰會為此付費」或「如何規模化解決」。
2. 能力導向:結合自身專長與熱情
核心概念:
挖掘個人「能力、熱情、資源」的交集點,將其轉化為創業基礎。
許多人忽略日常技能(如溝通、組織)的商業價值,需重新審視自我優勢。
案例:
課堂學員R:心理學背景與青少年輔導經驗,延伸至弱勢青少年支持平臺。
學員H:43年紫微斗數專業,希望結合數位工具更正大眾對命理的誤解。
工具應用:
使用「四象限分析」(熱愛、擅長、世界需要、別人願付費)定位個人價值。
3. 整合導向:綜合能力與市場需求,找到可行點子
核心概念:
將「問題」與「能力」結合,透過工具(如蝴蝶圖、十字軸)篩選出高潛力點子。
重點在於驗證點子是否符合市場需求與自身執行力。
工具與步驟:
蝴蝶工具:
左翼:個人能力與資源(如專業技能、人脈)。
右翼:市場問題與需求(如弱勢青少年缺乏支持)。
交會點:創新機會(如線上輔導平臺)。
十字軸評估:
橫軸「我能做最好的」vs. 縱軸「客戶最需要的」,優先選擇右上角(高需求+高能力)的點子。
案例:
學員H將紫微斗數專業(能力)與大眾對命理的誤解(問題)結合,探索「AI紫微斗數APP」或「心理學+命理」服務。
如何實踐三大工具?
問題導向的練習:
記錄日常困擾(如時間管理、資源不足),思考是否有商業化潛力。
能力導向的自我盤點:
列出「別人常請你幫忙的事」或「興趣中可變現的技能」。
整合導向的驗證:
與潛在用戶訪談,確認需求真實性;用最小可行性(MVP)測試點子。
常見誤區
只關注「自己想做的」,忽略市場需求。
過度追求「全新發明」,忽略改善現有服務(如Uber改良叫車模式)。
-
第一種:問題導向思考法
-
第二種:能力導向思考法 —使用四象限分析工具
-
第三種:整合導向思考:蝴蝶雙翼與十字軸
-
三種思考工具的實際應用
主題2:數位創新的優勢
主題2:數位創新的優勢
1. 數位創新的核心價值
打破時空限制:
數位工具能突破地理與時間限制,觸及全球用戶。
案例:Netflix 從 DVD 租賃轉型為串流平臺,內容可 24/7 全球傳遞。
成本與彈性優勢:
相較實體創業(如開店),數位模式初期成本低,且能快速調整策略。
案例:線上課程平臺可隨時更新內容,無需負擔實體場地費用。
2. 數位創新案例解析
Airbnb(共享經濟):
從「出租氣墊床」解決自身房租問題,演變為全球閒置空間媒合平臺。
關鍵:利用數位平臺整合供需,降低傳統旅館業的進入門檻。
Netflix(數位內容轉型):
從郵寄 DVD 轉型為串流服務,並自製內容成為影視巨頭。
關鍵:掌握數位分發技術,改變用戶消費習慣。
3. 數位化對不同產業的影響
傳統服務的數位升級:
命理產業:學員H計劃用 AI 工具提供紫微斗數服務,打破面對面限制。
心理輔導:學員R的線上青少年支持平臺,透過社群功能擴大服務範圍。
微型創業的機會:
個人可透過社群媒體、自建網站等低成本工具啟動事業(如網紅店、知識付費)。
4. 數位工具的具體應用
擴大影響力:
社群媒體、SEO、廣告投放精準接觸目標客群。
提升效率:
用 AI(如 ChatGPT)自動化客服、內容生成;用 Gama 快速生成商業簡報。
數據驅動決策:
分析用戶行為數據(如網站流量、轉換率)優化服務。
為何選擇數位創業?
測試市場反應更快:
透過 Landing Page 或社群貼文,短時間驗證點子可行性。
規模化潛力:
一個咖啡廳每日服務有限,但線上課程可同時觸及上萬人。
學員案例延伸
學員F的生活學習平臺:
結合數位工具彙整多元內容,取代實體課程的空間限制。
羅雋的道士服務數位化:
探討如何將宮廟諮詢(如祈福、命理)轉為線上服務。
常見挑戰與解決
技術門檻:
解決方案:使用 No-Code 工具(如 Gamma、Canva)或外包開發。
信任建立:
線上服務需強化品牌故事與用戶評價(如萬秀洗衣店透過社群建立形象)。
-
一:數位創新的核心價值
-
二:數位創新實例解析
-
三:數位化如何改變各種產業?
-
四:工具應用與挑戰解法
主題3:如何透過ChatGPT深化點子
1. ChatGPT的核心價值
AI助理功能:
幫助創業者 擴展思考廣度,提供不同角度的建議。
快速驗證想法,避免主觀盲點。
適用情境:
釐清商業模式、目標客群、服務設計、可行性評估。
2. 實際操作步驟與範例
(1) 定位核心價值
提問範例:
「我是一名心理學背景的老師,有多年青少年輔導經驗,想幫助經濟弱勢或體制外的青少年。我可以提供什麼形式的服務?」
ChatGPT 可能回應:
線上諮詢平臺
同儕支持社群
生涯規劃工作坊
心理健康教育內容
學員應用:米香透過此問題,聚焦「線上支持平臺」方向。
(2) 反向思考客戶需求
提問範例:
「弱勢青少年最需要哪些支持?他們會願意接受什麼樣的幫助形式?」
ChatGPT 可能回應:
匿名性(避免標籤化)
即時性(非預約制)
多元互動(文字/語音/社羣)
關鍵作用:避免「自嗨式創業」,確保服務符合市場真實需求。
(3) 商業模式設計
提問範例:
「如果我想做青少年線上支持平臺,有哪些可行的收費模式?如何兼顧公益與營利?」
ChatGPT 可能建議:
B2C:訂閱制(家長/學校付費)
B2G:政府補助採購
混合模式:免費基礎服務 + 進階付費諮詢
學員應用:景文探討「紫微斗數」收費模式時,AI 建議「免費基礎命盤 + 付費深度解析」。
(4) 競爭分析與差異化
提問範例:
「目前市面上有哪些青少年心理支持平臺?我的服務如何差異化?」
AI 輔助方向:
列出競爭對手(如臺灣「張老師」基金會)。
建議差異點:結合「同儕導師」制度、遊戲化設計。
3. 避免AI應用的常見陷阱
模糊提問導致無效回答:
:heavy_multiplication_x: 錯誤範例:「怎麼創業?」
:heavy_check_mark: 正確範例:「如何用心理專業幫助青少年?請列出3種具體服務形式。」
過度依賴AI決策:
AI 提供「可能性」,但需結合自身判斷與市場驗證(如訪談潛在用戶)。
4. 學員實例:紫微斗數創新服務
景文的提問流程:
定位需求:
「如何改善大眾對紫微斗數的誤解?」
→ AI 建議:結合心理學、數位化工具。
形式創新:
「用科技創新紫微斗數服務,有哪些具體做法?」
→ AI 回應:AR命盤視覺化、AI個人化運勢分析。
可行性評估:
「VR紫微斗數體驗的開發成本與市場接受度?」
→ AI 提醒:先測試2D簡化版(如互動網頁)。
補充:ChatGPT提問技巧
具體化:包含背景、限制條件(如預算、技術能力)。
分階段:從「發散」到「收斂」,先問可能性再問執行細節。
反向驗證:
「這個點子有哪些潛在風險?如何降低?」
-
一|ChatGPT/DeepSeek 是你的創業對話夥伴
-
二|如何透過 ChatGPT 找到創業的核心價值
-
三|用 ChatGPT 反向思考客戶的需求
-
四|設計商業模式也可以問 ChatGPT
-
五|競爭分析與差異化設計
-
六|避開兩大常見使用陷阱
-
七|完整案例:學員 H 的紫微創業實驗
00:00 -
八|總結:用 ChatGPT,提升你的創業判斷力
-
附件:工作坊紀錄片
29:30
主題4:評估點子可行性
1. 工具介紹:點子選擇器(Idea Selector)
核心功能:
透過 5大指標 系統化評估點子,避免主觀偏誤:
可行性:現有資源與技術能否支持?
說服力:能否打動目標客群或投資者?
獲利潛力:是否有明確變現模式?
效率:執行時間與成本是否合理?
動力:個人是否有足夠熱情持續投入?
操作方式:
將每個點子按 1~5分 評比各指標,總分最高者優先執行。
範例(米香的青少年支持平臺):
評估指標 一對一諮詢 線上平臺
可行性 5(現有技能) 3(需技術支援)
說服力 4(高信任感) 5(規模化優勢)
獲利潛力 2(時間有限) 4(訂閱制)
效率 3(人力密集) 5(自動化)
動力 4(喜歡互動) 5(想改變系統)
2. 實際應用案例
案例1:紫微斗數創新服務(景文)
評估選項:
A. 實體課程
B. AI命盤分析APP
C. 心理學結合命理的YouTube頻道
關鍵考量:
可行性:APP開發需外包(分數低),YouTube可自行啟動(分數高)。
獲利潛力:APP訂閱制潛力高,但需前期投資。
案例2:生活學習平臺(Winnie)
發現:
原創「付費訂閱制」效率分數低(內容產出慢),改採「免費+廣告」模式提升可行性。
3. 執行原則:從「最渴望的點子」開始
Stella 的建議:
「即使可行性不是最高,若你有強烈動力,就先小規模驗證!失敗了仍有其他選項。」
最小可行性測試(MVP):
範例:
景文先錄製「10分鐘命理小教室」影片測試市場反應,而非直接開發APP。
米香用LINE社群經營小規模青少年支持群,驗證互動模式。
4. 常見錯誤與修正
錯誤1:過度追求完美,遲遲不行動。
修正:設定「3個月驗證期」,例如:先推出簡易版服務(如Google表單預約諮詢)。
錯誤2:忽略「動力」指標,導致半途而廢。
修正:選擇能結合熱情的點子(如羅雋用直播解說道教文化,而非枯燥的線上課程)。
補充工具:十字軸評估法
適用情境:當多個點子分數相近時,進一步聚焦。
操作步驟:
橫軸:我能做最好的(能力匹配度)。
縱軸:客戶最需要的(市場需求度)。
優先執行右上角(高能力+高需求)的點子。
範例:
景文的「心理學+紫微斗數」落在右上角,而「VR命理體驗」因技術門檻落在左下角。
-
一|從點子很多,到選出最值得試的那一個
-
二|五大評分指標,幫你選出真正值得做的點子
-
三|實際案例:學員H與學員R的選擇轉折
-
四|執行原則:熱情比分數更重要
-
五|創業陷阱與修正方法:行動比完美重要
-
六|進階版:十字軸評估法,幫你更精準選點子
主題5:視覺化創業藍圖
1. Gamma工具的核心價值
快速原型製作:輸入一句話就能自動生成專業簡報
視覺化思考:幫助創業者具體化抽象概念
節省時間成本:10分鐘完成原本需要數小時的簡報設計
2. 實際操作示範
步驟一:輸入核心概念
範例輸入:
「建立線上青少年支持平台,提供導師指引、同儕交流和心理健康資源」
步驟二:AI自動生成內容架構
典型輸出結構:
平台價值主張
目標族群分析(校園內/外青少年)
核心服務(文字/語音/視訊支持)
預期成效指標
步驟三:視覺化呈現
自動生成元素:
用戶旅程圖表
服務流程圖
數據統計圖表
平台介面模擬圖
3. 學員實際案例應用
案例1:青少年支持平台
輸入內容:
「為弱勢青少年建立線上支持系統,包含導師群組、同儕交流圈和學習資源」
生成重點:
自動分析不同年齡層需求差異
建議獲利模式(政府補助+企業贊助)
案例2:紫微斗數創新服務
輸入內容:
「結合AI技術的現代化紫微斗數服務,糾正傳統命理迷思」
生成重點:
比較傳統vs.數位命理服務差異
建議AR/VR應用場景
4. 進階使用技巧
精準提示詞公式:
[目標族群] + [核心問題] + [解決方案] + [差異化特色]範例:
「為25-35歲職場新鮮人設計的生涯諮詢平台,結合命理分析和心理測驗」
修改調整技巧:
鎖定特定投影片要求重製
調整圖表類型(圓餅圖→長條圖)
替換配色方案符合品牌色
5. 常見問題解決
問題1:生成內容太過籠統
解法:追加具體參數(如「請加入台灣市場數據」)
問題2:視覺風格不符需求
解法:上傳參考圖片指定風格
6. 工具限制與注意事項
最佳適用情境:
初期構想階段
投資人簡報草稿
團隊溝通工具
不適用情境:
需要精確財務預測
專業設計稿定案
-
創業者手上的視覺化利器
主題6:簡報的核心價值——釐清定位與市場溝通策略
1. 為什麼創業者需要簡報?
釐清自己的商業邏輯:
強迫自己將模糊想法結構化,找出服務的核心價值。
案例:米香在製作青少年平臺簡報時,發現「同儕支持」比「專業諮詢」更具市場差異化。
有效傳遞價值主張:
幫助團隊、投資人、合作夥伴快速理解你的商業模式。
案例:景文用簡報說明「現代化紫微斗數」與傳統算命差異,降低大眾疑慮。
2. 好簡報的關鍵要素
(1) 鎖定「觀眾需求」設計內容
對投資人:強調市場規模、獲利模式
對潛在用戶:聚焦解決什麼痛點
對合作夥伴:說明協作價值與分工
(2) 必備架構
問題陳述(Why):
例:「70%弱勢青少年缺乏課後支持系統」
解決方案(What):
例:「線上導師+同儕社群即時陪伴」
執行方法(How):
例:「APP開發三階段:MVP測試→功能擴充→商業化」
市場差異化:
例:「唯一結合心理專業與青少年語言的平臺」
(3) 數據與故事並重
冷數據:市場規模、用戶增長預測
熱故事:真實用戶案例(如訪談紀錄)
3. 避免簡報地雷
地雷1:技術術語過多
:heavy_multiplication_x:「採用React框架開發SSR應用」
:heavy_check_mark:「流暢的手機操作體驗」
地雷2:缺乏行動呼籲
:heavy_multiplication_x: 結尾只放「謝謝聆聽」
:heavy_check_mark:「我們需要200萬種子資金,用於首年平臺開發」
4. 學員案例實戰解析
案例1:Winnie的生活學習平臺
優化前:
羅列所有課程內容,缺乏核心定位。
優化後:
聚焦「解決家長尋找優質課外資源的困擾」,用地圖呈現課程據點覆蓋率。
案例2:羅雋的道教服務數位化
挑戰:
如何讓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?
解決方案:
簡報中加入「線上求籤互動體驗」模擬畫面,取代文字說明。
5. 從簡報到行動
下一步工具:
用Canva設計一頁式募資簡介
錄製3分鐘電梯簡報影片
製作可互動的Prototype(如Figma模擬)
課堂練習:
根據GAMA生成的簡報架構,選出3頁最關鍵投影片,練習口頭說明。
-
一:簡報不只是展示,而是思考的工具
-
二:簡報是釐清自己、說服他人的雙向工具
-
三:內容對人、架構有力、數據+故事是關鍵
-
四:避開簡報地雷,善用案例強化表達力
-
五:簡報要落地,就得搭配這三個行動工具
附註:課程導師簡介
台灣目前唯一真正擁有「社會創新創業」專業學院訓練的導師
-
導師介紹
學生評分和評論
暫無評論